传记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HD
我琼·贝兹是个噪音
A frank and generous portrait of the folk legend and activist with the incredible voice who, at the age of 82, continues to fight the good fight. A visual diary from a cultural icon. In a sun-drenched cabin in Woodside, California, the directors meet the now 82-year-old Joan Baez. She is one of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folk singers and activist voices, and in the autumn of her career she contiunues to shine. ‘Joan Baez, I Am A Noise’ is structured as a visual diary anchored in Baez’s extraordinary archive, including newly discovered home movies, diaries, artworks and sound record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singer is remarkably honest and revealing about her life on and off stage – from her lifelong psychiatric struggles to her myriad activist causes with Dr Martin Luther King and others, to a heartbreaking romance and musical partnership with a young Bob Dylan. A searingly honest look at a living legend who has never told the full truth about her
我琼·贝兹是个噪音
-
HD
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
我想要描述那未被描述的感情、未經細嘗的滋味、未受到注意的想法。我想環繞著那生命的謎團,逼近它發聲,展開對話。 2014年香港、2015年臺灣,文化界舉辦了「回看 也斯」活動,懷念逝世的作家也斯,以及他所聚集的美好年代。 也斯的創作涉獵不同的文化,跨越不同的媒體,好友則遍及東西各地。他寫作的詩、散文、小說和評論,如繁花盛開的狂夏,千姿百態。 本片啓動於2009年,當時也斯建議導演團隊:「若你想認識我,就去認識我的朋友,在我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訪問不同領域的人士,包括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和美食家,以及也斯家人等,在極具風格的訪談中,展開也斯從1950年代到21世紀的旅程。
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
-
HD
科比的缪斯
这部长篇记录片背标邦威记录科比的生活,灵感及遇到的挑战,也为他下一季重回NBA赛季奠定了基础。这部片子还会聚焦在科比在其职业生涯内所取得的成功及面临的挑战,让大家看到另一面的篮球明星。科比在片中也会谈到自己对于运动生涯结束后的规划,尽管没有给出详细的例子,但是Showt ime节目表示科比的“个人成长经历”也会着重被讲述。 “《科比·布莱恩特的缪斯》将提供给观众一个全面的职业运动员,一个已经超越了自身职业并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人物的运动员”。美国娱乐时间电视台执行副总裁埃斯皮诺萨表示,“我们很高兴,科比给了我们这个前所未有的访问,这将让我们的观众见证一次NBA的最伟大球员之一生命中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科比·布莱恩特,18次进入NBA全明星赛,五次进入NBA总冠军赛,因为左膝受伤而缺席了2013-14赛季。
科比的缪斯
-
希德和朱迪
-
马龙,听我说
-
阿涅斯的海滩
-
HD
兰茨贝吉斯先生
谢尔盖·洛兹尼察是一位东欧历史的出色记录人。他的记录既涵盖了最近的事件,如《中央广场》(2014)中的乌克兰叛乱,也涵盖了更早的事件,如《国家葬礼》(2019)中的斯大林葬礼。他在展现过去时总是保持警觉,巧妙地运用档案素材,使观众仿佛成为现场目击者。在这部讲述1989年到1991年间,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脱离苏联的影片中也是如此。这一以大量歌唱进行和平抗议的时期被称为"歌唱革命"。 作为独立运动的发起人之一,现年88岁的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当时处于历史剧变的中心。借助大量关于示威活动、党代会和苏联军事干预的档案素材,他富于洞察力的思考得到补足。冗长的档案片段见证了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兰茨贝里斯和他的同胞们所需要付出的耐心。这是一堂关于苏联解体的细致而引人入胜的历史课。 本片获IDFA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
兰茨贝吉斯先生
-
HD
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
这部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拍于1995年,是拍完《红》因病休养的阶段。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大喜欢被采访,他在1995年接受维日比茨基访问,整理出这部纪录片,而导演、录音等人皆是他之前的合作伙伴,使得访问更容易深入。
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
-
HD
摇摇晃晃的人间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摇摇晃晃的人间
-
HD
艾米
曾获得7座格莱美奖杯的艾米·怀恩豪斯,于2011年7月23日,因饮酒中毒而去世,享年27岁。此纪录片公开了一些艾米生前的私人影像,并且希望从艾米本人的角度来揭开这场悲剧的背后真相。制片人James Gay-Rees表示:“这样一部拥有当代性的影片,能够抓住时代精神,以其 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处的世界。” 艾米·怀恩豪斯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爵士女歌手之一,除了慵懒沙哑的嗓音,她总是顶着高耸蓬乱的蜂巢头,化着极致夸张的烟熏妆,穿着凌乱暴露的衣衫,让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她的歌曲仿佛来自深不可测的心底,有一种蛊惑的魔力。然而可悲的是,艾米却成为了自己的成功、媒体、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囚徒。这个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赞赏她的才华,在另一方面也毫不留情地在伤害和消费着她。
艾米
-
普京
-
HD
超8岁月
In re-viewing our super eight films, shot between 1972 and 1981,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y comprised not only a family archive but a testimony to the pastimes,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of a social class in the decade after 1968. I wanted to incorporate these silent images into a story which combined the intimate with the social and with history, to convey the taste and colour of those years.
超8岁月
-
HD
爱我长城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4k高清展现老红军王定国及她所代表的老一辈及其感召下几代人进行长城保护故事的纪录电影。 2017年冬天,90后小有成就的长城专职摄影师杨东,通过央视春晚得知已经105岁的老红军、中国长城学会现任名誉会长王定国的传奇经历,接受了纪录电影《爱我长城》摄制组邀请他为王定国拍摄一张她心目中长城照片的任务。于是,他从家乡我国长城最东端辽宁丹东虎山长城出发,一路拍摄长城,一路了解王定国等老一辈保护长城的故事,到达了我国新疆边境最西端的长城。在一年多的拍摄过程中,他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习仲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感召下,王定国、罗哲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城保护中的光辉业绩和高风亮节,也了解到在他们关怀和影响下,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国际长城专家林赛、农村党支部书记吕成贵、大学教授赵琛等在新时代用不同方式传承保护长城的精彩奋斗故事,他对长城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最终杨东用长征信念和长城精神拍摄到了一组高质量的长城照片,并在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得广泛关注。当他把最满意的一张名为《大国战号》的照片送给病榻上的王定国时,年已106岁(2018年)的王定国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爱我长城
-
永向战场
-
HD
当我往前走之时偶尔会瞥到一缕美丽之景
My film diaries 1970-1979: my marriage, children are born, you see them growing up. Footage of daily life, fragments of happiness and beauty, trips to France, Italy, Spain, Austria. Seasons of the year as they pass through New York. Friends, home life, nature, unending search for moments of beauty and celebration of life friendships, feelings, brief moments of happiness. The film is also my love poem to New York. It’s the ultimate Dogme movie, before the birth of Dogme. —Jonas Mekas
当我往前走之时偶尔会瞥到一缕美丽之景
-
扎帕
-
正片
蝙蝠小子崛起:一个被全世界听到的愿望
美国5岁男童迈尔斯·斯科特,在1岁半时被诊断出患上白血病。他决定像他最爱的超级英雄“蝙蝠侠”对抗坏人一样,勇敢面对病魔。知道了这件事的人们决定帮他圆梦:2013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全城的帮助下,他当了一回“蝙蝠侠”。这个故事将被拍成纪录片《小蝙蝠侠出击(BatkidBegins,对应BatmanBegins)》,导演达娜·纳克曼在今年圣迭戈动漫展上放出了预告,计划筹集10万美元资金完成这个纪录片。
蝙蝠小子崛起:一个被全世界听到的愿望
-
美国梦之安魂曲
-
达里奥·阿金图的恐慌
-
寻找席拉
-
HD
电音奇才艾维奇蒂姆原色
探讨瑞典著名 DJ 和音乐制作人 Tim Bergling(又名 Avicii)的生平和传奇;Avicii - My Last Show 将展示 Avicii 的最后一场演出。
电音奇才艾维奇蒂姆原色
-
正片
晚安布鲁克林-死亡音频的故事
Death By Audio, an underground venue, is forced to close in 2014. The film focuses on the struggles of maintaining a community in the face of Brooklyn property development, hostile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a one billion-dollar company.
晚安布鲁克林-死亡音频的故事
-
威猛乐队
-
HD
灰熊人
本纪录片取材于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 Treadwell)1999~2003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卡特迈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所拍摄的素材。崔德威尔从1989年起致力于野生灰熊的研究和保护,并与朋友成立了“熊人协会”,每年夏天来到卡特迈独自野营,观察记录灰熊的生活习性,并义务对数千名学童进行讲解,呼吁社会打击偷猎,关注、保护灰熊。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探访了崔德威尔的父母和前女友,并对2003年10月崔德威尔及女友艾米·胡格纳德(Amie Huguenard) 之死的细节进行了细致采访描绘,试图在展示崔德威尔非凡经历的同时,回答究竟是什么使他选择远离人类放逐荒野,将生命献给灰熊。 本片获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评审团大奖提名及艾尔弗·斯隆奖,并获2005年独立精神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等多个协会的最佳纪录片奖。
灰熊人
-
HD
弗罗宁历史上最强健的人
Rich Froning Jr. is a legend in CrossFit and the Sport of Fitness. In this biopic, take a look at his childhood, follow his quest for a fourth CrossFit Games title, and see him as a son, a husband and a new father.
弗罗宁历史上最强健的人
-
克里琴科
-
德·帕尔玛
-
澳洲音乐传奇约翰·法纳姆
-
DVD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林璎(Maya Ying Lin)美籍华裔建筑大师,林徽因的侄女。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她颁发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zx.findart.com.cn “我的作品,来源于一种使人们能够认识他们所生存环境的单纯愿望。这种环境既包括他们物质上的,也包括他们心理上的生存环境。” 1987年,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成为耶鲁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毕业典礼上,她以“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为题,作了一场精彩演讲。 “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形象、思想、写作等等而彼此关联。我们将在这些沟通中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zx.findart.com.cn 早在21岁时,林璎就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夜成名。从战争到民权,从女权到种族平等,针对美国的历史性议题,她又先后创作了“民权运动纪念碑”、耶鲁“妇女之桌”,以及为纪念美洲印第安原住民创作的7件雕塑装置组合“汇流”。zx.findart.com.cn 这些声名赫赫的纪念碑都是应邀之作,“但是我愿意创作最后一座纪念碑,它集中体现了我成长时期乃至今天仍是最重要的问题:环境以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
互联网之子
-
与我同行
-
HD
汉斯·季默好莱坞的反叛者
The story of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and sought-after movie composers, as told by the man himself and his closest collaborators.
汉斯·季默好莱坞的反叛者
-
天堂大塞车
-
工具箱杀手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
无抗暴诗人
-
HD
不真实的国度
1973年,芝加哥一家医院的看门人亨利·达杰去世,81岁。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邻居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姓氏该怎么发音。房东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惊奇地发现,他留下了一部长达1500页的小说:《不真实的国度》。小说讲的是一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战争。儿童被奴役、被虐待、被惨杀,然后又被儿童营救。亨利·达杰根据小说画了三百多幅美丽诡异的水彩画,这些画有很多长达3米,纸的两面画着不同的情节。 这个出身卑微,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靠模仿杂志上的插图、招贴画和商品广告画完成了这些画作。 日裔房东有些艺术修养,看出了这些遗作的价值,将亨利·达杰曾经住过的房间开辟成了一间博物馆。媒体报道了这件事,人们惊讶一个像梵·高一样的天才就这样将自己藏了一生。 1990年代初,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的华裔电影人于琳敏参观了这里,她一下就被这些神秘的画作吸引。她和很多人一样,想象着这部小说和这些画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想象力,为什么在他的故事里儿童被那样血腥和暴力地对待,为什么每个裸体的儿童都长着女孩的脸和男孩的身体,为什么耶酥在他的故事里不是一个正面角色。 这些画在亨利·达杰死后价值几十万美元,而他生前却穷得养不起一条狗。 他每天在医院做完看门人就关起门来编故事、画画,他没有床,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样的生活他过了四十多年。也许,他的小说和画才是他真正的生活。 于是,她想把亨利·达杰头脑中那个不真实的世界拍成纪录片,画面是他的那些画,解说词就是他的小说。 这部纪录片拍摄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亨利·达杰留在世上的全部影像资料是三张模糊的照片,而且,他后半生几乎不与任何人交往,没人能为他的生活提供佐证。 于琳敏差不多用了三年时间来研究亨利·达杰的小说和画作,这是她了解他的惟一办法。她后来用一种主角缺席的方式完成了影片,而且是一部美丽得有些不真实的影片。
不真实的国度
-
HD
霍金传2013
This new feature-length biographical film tells the extraordinary and dramatic story of the planet's most famous living scientist, tol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own words and by those closest to him. Made with unique access to his private life, this is an intimate and moving journey into Stephen Hawking's past and present. Interviewees include Stephen Hawking's sister Mary, his ex-wife Jane, car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colleagues such as Roger Penrose, plus Apollo astronaut Buzz Aldrin, actors Benedict Cumberbatch and Jim Carrey, and Sir Richard Branson This inspirational portrait of an iconic figure relates Hawking's incredible personal journey from boyhood underachiever to scientific genius and multi-million-selling author. And it charts how he overcame being diagnosed with motor neurone disease - and being given just two years to live - to make amazin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nd become a symbol of triumph over adversity. Born exactly 30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Galileo, Hawkin
霍金传2013
-
HD
台湾男子叶石涛
本土作家葉石濤,是台灣文學領域的重量級大師。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中,他以先行者之姿,本著「台灣主體意識」前提下,率先寫出第一本有系統的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 史綱》,不僅奠定台灣文學的地位,並成為後代台灣文學研究者的領航者。 在他六十餘年孜孜不倦的書寫生涯中,葉石濤經歷日治時期,以及白色恐怖的關押經驗,政治肅殺逼他低頭以小螞蟻哲學苟活於世;但對台灣作家命運的不捨與不甘心,卻 又鞭策著他在暗室一隅不斷與命運對抗,自稱「天譴」,永不停歇地書寫台灣以及個人的命運。 本片描述作家生命軌跡的同時,亦宏觀勾勒出台籍作家百年來在坎坷中奮鬥的共同命運。此外,更邀請年輕藝術家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後,分別以舞台劇、動畫、舞蹈劇場、落語等各式藝術表現手法,與作家的文本互相激盪出跨越時代的創作火花。
台湾男子叶石涛
-
嘎嘎先生
-
HD
纸牌人生
62岁的理查德·特纳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纸牌魔术家之一,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看不见东西的盲人。从9岁时起,理查德·特纳因为重病逐渐失明,之后又因为抵触盲文学习而被高中开除,然而这都不妨碍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会玩牌的人之一。从19岁开始,理查德每天会练习14个小时的扑克,分析和思考每一个动作,直至变成下意识的习惯。本片从理查德的日常生活探究这位看不见的人,是如何在黑暗中挖掘纸牌魔术的宝藏,并创造奇迹的历程。 一个看不见的人如何玩转一个最需要眼睛看的魔术?除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片中的各种魔术也足以令人兴奋。该片参加了2017年的美国SXSW电影节以及达拉斯国际电影节。
纸牌人生
-
HD
朋克经纪人
Danny Says is a documentary 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Danny Fields. Since 1966, Danny Fields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music and "culture" of the late 20th century: working for the Doors, Cream, Lou Reed, Nico, Judy Collins and managing groundbreaking artists like the Stooges, the MC5 and the Ramones. Danny Says follows Fields from Phi Beta Kappa whiz-kid, to Harvard Law dropout, to the Warhol Silver Factory, to Director of Publicity at Elektra Records, to "punk pioneer" and beyond. Danny's taste and opinion, once deemed defiant and radical, has turned out to have been prescient. Danny Says is a story of marginal turning mainstream, avant garde turning prophetic, as Fields look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朋克经纪人
-
马拉多纳2019
-
平民拆弹英雄
-
HD
弗朗西斯·培根暴力画笔
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人们对其画作的总体印象好像总是“可怕、痛苦和令人不安”。培根的阴暗面到底来自何处?经常见到有艺术评论家将他40年代的作品与战争联系到一起,那么是来源于战争吗?受访者们似乎都对此持有保留意见。本片从更本源的角度、从培根的个人经历进行挖掘,探寻父亲艾迪·培根以及他的诸多恋人对他创作的影响。培根本人的两面性、其画作中残忍与悲悯并存的现象、其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不怜惜……这些看似矛盾的信息像培根复杂的笔触一样,最终凝成了这幅摄人心魄的画作——以弗朗西斯·培根为题的肖像画。
弗朗西斯·培根暴力画笔
-
罗斯汉家族:宝莱坞电影世家
-
HD
杰瑞玛雅·陶瓦最后的辉煌
Both a biopic of a complicated man 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gathering forces that converged to shape a new American cuisine and create the cult of "celebrity chef"... A consummate hedonist, Jeremiah Tower's career spans the riotous sexual revolution of the 70's to the high rolling "greed-is-good" spirit of the '80s. Key interviews with celebrities & celebrity chefs cement Tower's influence on today's food culture and reveal how he transformed the restaurant industry and in the process changed the way we eat.
杰瑞玛雅·陶瓦最后的辉煌
-
武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