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被解放的蠢朋克
-
好彩
-
至尊骗术以环保之名
-
海洋仙境
-
故乡之光2010
-
国家美术馆
-
玫瑰艾勒沙
-
高个的男人快乐吗?
-
HD
幸福2014
1999年,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发表了划时代的宣言,同意在不丹使用电视和网络,开启一个全新的现代时期。但在他的演讲中,他提醒不丹年轻人:“电视和网络里的新闻和节目内容对你的国家利弊皆有。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谨慎而且有选择性的接触这个新的资源。” 十年以后,偏远的山村Laya仍然没有通电。当了八年的和尚,充满幻想和孤独的Peyangki 渴望这个世界能通过电视向他走近。在学习和祷告之间,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个世界被电线电缆包围。终于,当他跟着叔叔来到首都以后,在寻找最完美的电视带回村中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充满汽车,厕所和模特的世界。 汤姆斯·巴莫斯捕抓到了主人公的内在美,并且通过对环境的精彩拍摄展现了科技使古老的社会生活渐渐消逝的复杂时期。
幸福2014
-
DVD
地中海1963
导演是新浪潮导演中不太为人熟知的让·丹尼尔·波莱(Jean-Daniel Pollet)。上世纪50年代末期,波莱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诸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波莱虽然比察布罗尔、戈达、特吕福、里维尔还年轻,但是在他们的光芒笼罩之下,波莱就没那么惹人注目,但他被誉为最善于捕捉普通人情感的导演。生于里尔,波莱大学时代学的是哲学,在看了约翰·福特(John Ford)的《蓬门今始为君开》(The Quiet Man)之后,深受震动,并迅速决定改学电影。1957年,时年27岁正在服兵役的波莱在法国军方电影部学习电影技术。稍后,他成为大导演杜其维(Julien Duvivier)的助手,拍摄费尔南德尔(Fernandel)主演的系列片《穿雨衣的男人》(The Man In The Raincoat)。这个工作对波莱来说,“学到了应该做的事情”。他和他同时代的年轻电影人一样,正在努力打破法国电影传统。有一次他在巴黎郊区的一个舞厅拍摄的时候,波莱认识了克劳德·迈奇(Claude Melki),一个有点矮小、带点自卑、年轻的裁缝学徒。可是在迈奇身上,波莱发现了他个性的另一面。他决定拍摄他的首部电影,一部名为《只要酒醉不醒》(Pourvu Qu'on Ait L'ivresse,1958)的短片,迈奇首次在电影里出演,扮演一个试图在舞厅把妹的委琐男,电影混杂纪录片、剧情片多种元素。这是波莱和迈奇合作的6部短片之一,这是他们多年合作的开始,迈奇获得法国基顿之称。对于他们的合作,波莱说:“他为我做任何事情,他的谈吐,他的舞技,他很有天分。然而离开了我,他就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我于他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1963年,在着手筹拍长片之前,波莱拍摄了《地中海》(Méditerranée),一部45分钟16mm的影片,改编自作家菲利普·索勒斯(Philippe Sollers)一篇文章,波莱想拍摄一部“叙事电影,但是可以游弋于电影和小说之间,并将文字和影象联系起来”。这部电影环绕地中海拍摄了4个月,展示了沿途的风土人情,花了3年时间剪辑,确立了波莱“电影诗人”的称誉,被评论家认为是“最具形的抽象影像家”。
地中海1963
-
狂野非洲2013
-
侯麦铁证如山
-
人们的生活
-
第五等级
-
黑暗之课
-
尊敬的W
-
家园2009
-
我们2021
-
HD
站立的女性
Since the cult success of Merci Patron!, activist/journalist/filmmaker François Ruffin has become an MP. Here, he attempts to table a law aimed at upholding the rights of what in Quebec are known as caregivers, and shows us in passing how a law whose need seems patently obvious is put together, debated, voted on and . . . dies on the battleground of French politics. A stirring documentary about social injustice that somehow manages to make us bust a gut laughing as we rage with indignation. And also cry at the beauty of it all, thanks to the director’s humanist sensibility and a deft play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站立的女性
-
HD
让-保罗·高缇耶怪异与精致
时尚顽童Jean Paul Gaultier多年来以创意挑战一切社会定型,高举怪人旗号,颂赞每个人的独特奇异之处。 2018年,他更创作出一场跨越时装、电影、剧场、舞蹈的「时尚怪人show」,放在巴黎最著名的剧院内上演,用最艳丽夺目的方式诉说一生故事︰儿时的变性小熊公仔如何启发「爱美神飞弹」设计、爱人Francis如何成就今日的他……Jean Paul Gaultier将亲自带你游走盛会的台前幕后,在「怪人」群中寻找奇幻的美感。
让-保罗·高缇耶怪异与精致
-
HD
卢米埃尔!冒险开始
鉴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摄影机拍摄的早期短片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修复版本,卢米埃尔学会于2013年起与法国电影资料馆、法国闪电集团、意大利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等多家机构联合对卢米埃尔摄影机拍摄150部左右的影片进行4k分辨率的扫描修复。 由于每部影片都很短,因此卢米埃尔学会的负责人、也是戛纳电影节的节目总监福茂将其中114部影片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组合在一起后凑成一个总长95分钟左右的合集,取名《卢米埃尔!冒险开始》。这个合集在2015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做了120周年特别放映,法国总理也到场捧场。放映采用了类似弁士讲解的方式,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还收听到了福茂的同步讲评。
卢米埃尔!冒险开始
-
正片
小鳄鱼的故事
Arach is a baby caiman. His father, Akam the valiant is a legend: not only is he the greatest hunter of the Great Kingdom but he is also the first caiman who decided to have a family. As Arach tells us how this all happened, we set off on a magical journey throughout mesmerizing Amazon. A tale of hope, love and family where animals talk and nature unveils its’ finest marvels.
小鳄鱼的故事
-
回归故里
-
丁丁的影子埃尔热
-
时间之旅
-
HD
我最大的敌人
Mehran Tamadon explores what it was like being interrogated by the Iranian regime by asking prisoners to reconstruct their experiences. Alongside his companion film Where God Is Not, My Worst Enemy finds Tamadon shifting focus from the interrogated to the interrogator. The filmmaker sought an individual who had been interrogated by Iranian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draw on their experiences to play an interrogator. The role finally fell to the Cannes-winning lead actor of Holy Spider, Zar Amir Ebrahimi. Together in an anonymous room, with Tamadon stripped to his underwear, they reconstruct the interrogation process, which gradually becom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power and coercion. The resulting film is intense and, at times, uncomfortable. And as it progresses, My Worst Enemy becomes an exploration of cinema’s relationship with its audience, questioning whether there is a limit to what it can show.
我最大的敌人
-
HD
无麸质的完全真相
Wheat has been a staple food of humanity, and a foundation of our diet, dating back to the first civilizations on Earth. Today, a growing segment of wheat products have become tainted, and people have taken up the task of finding out why.
无麸质的完全真相
-
今敏造梦机器
-
脸庞,村庄
-
异邦恋诗
-
向古巴人致意
-
HD
以爱之名同志矫正治疗
即使在21世纪的今日,社会中仍有许多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美国当地以宗教和精神分析原则为基础,并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 「矫正治疗」,目前正在加拿大和欧洲蔓延扩张。本片深入这些宗教组织的核心调查,并揭露他们所谓的「治疗」方法,这些疗程极为暴力、足以摧残当事人的生活,导致受害者陷入忧郁甚至自杀,但他们却总能躲过政府机关的关切。 LGBT权利在世界各地不断取得进展,但同一时间,矫正治疗却也史无前例地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
以爱之名同志矫正治疗
-
海洋
-
HD
远离越南
严格的说,这也许算不上是一部集锦影片,而是法国知识分子导演和电影工作者在越战时代的一次“良心大行动”,而且这也是不多的几部集锦纪录片之中的经典之作。 在影片开始,解说词就已经点明影片的主旨:越战是一场富人和穷人的战争,是富裕的美国和贫穷的越南之间的战争。在接下来“欲哭的约翰逊”、“倒叙(闪回)”“镜头眼”、“我们为何而战”、“安与尤艾”、“目眩”等等段落里,我们随着编导进入越南和美国的现状、探讨越战的历史、旁观知识分子的讨论、参与世界各地人们的讨论,深入地、多侧面地接近越战。这里面既有导演的主观阐述,也有从新闻影片上剪接过来的“客观”纪实,甚至还有极端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大概是在戈达尔的段落里,我们不断看到一个摄影师/导演坐在摄影机后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同一场面,而解说词却在说着:我们没法到越南去,只能在这里制作这部影片。 在大量事实和观点,甚至是包括美国、越南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越战问题争论的罗列之后,影片最后的一段解说给所有人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整部影片得到了最恰当的总结和升华:“战争就在我们周围,越南是为了我们而战”! ———————————————— 《远离越南》(Loin du Viêtnam,尤里斯·伊文思等,1967年|12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是由多位导演拍摄的反映越南战争的集锦片。除了尤里斯·伊文思,其他导演为阿兰·雷乃、让—吕克·戈达尔、阿涅斯·瓦尔达、克劳德·勒鲁什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影片首先对比了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美方拥有无比先进的航空母舰,越方则以原始方式挖掘简陋的防空洞;随着一阵狂轰滥炸,银幕变得昏天黑地;一出独幕剧表现了巴黎呼吁和平的示威与纽约支持战争的游行;在越南,一出名为《约翰逊在哭泣》的话剧讽刺了好战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巴黎,戈达尔一边将眼睛伏在取景器上取景,一边解释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美国的越南,并在这个片段中插入了自己刚刚拍竣的影片《中国姑娘》的部分场景;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在前线时希望成为另一个阵营的人;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年轻的越南姑娘回忆起了在五角大楼前自焚的诺曼·莫里,他的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妻子出现在镜头前。本片的诞生过程大致如下:克里斯·马凯在听了从越南归来的伊文思的讲述后,倡议法国新浪潮的几位著名电影导演以及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1928年生)共同拍摄一
远离越南
-
夏洛特眼中的简
-
李沧东讽刺的艺术
-
墙的呢喃
-
HD
风的故事
于是风来了,风起于沙漠,终于我们的发际。亘古承载我们不安现状的风,来了,在多年前下过的那场雨之后。 于是风来了,从西方到遥远的东方,你牵着多年前用纸板造出一架飞机的小男孩的手。回去吧孩子,多年来天之涯海之角被风吹拂的岁月,我想用来跟你交换那些纸板。 你看见没有,我的在风中飞着的白发,那么苍老那么骄傲。跟我来,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看我在沙漠里有一把椅子,我坐着在夕阳里看风经过。如同儿时花园。 还好吗,那些东方母亲苍老脸上神秘安详的皱纹与沟壑,在风里。还好吗,射日的英雄与千年帝国永远藏在地底的兵马。而我是被故土放逐的。因为我看见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我孤独,我不知道我看见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 但风还在吹拂,我是被风带来的,古中国的松树林玉露凋伤,我希望自己能空静如一个东方老者,但我不能,我见过太多的事,我见过雨,桥,天空,蝎子和火焰,我见过真实,虚幻和冲突,我大笑桀骜,天空如镜映在眼底。 我知道那个造纸飞机的小男孩就藏在我身后。从十岁到九十岁有八十年飞翔的梦可以做,我一点没浪费时间。 盘根错节的强大生命与爱啊,有一天强大帝国的兵马俑会苏醒起来大步前进并发出惊人声音,而我会对你挤挤眼睛说道,这么好的世间,只有我看见了。 风带我们来过。风也会带我们走。风知道我一生的秘密。有一天,他也会说给别人听。 --青衿 ---------------- 尤里斯·伊文斯 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飞翔的荷兰人”,被自己的祖国宣布为叛徒,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上黑名单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直到90岁完成令人震惊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烧,他就把摄影机投到哪里去,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人。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化为影像史诗。 1984-1988年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 ------------
风的故事
-
HD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
法国生态电影大导演克劳德·努利德山与玛丽亚·贝兰奴,继《小宇宙》之后,历经6年的酝酿,于 2004年推出又一力作:《小宇宙 2 基因狂想曲》。影片重现亿万年前混沌乍开、熔浆奔流的壮美气魄。大地冷却、落雨成海,终于在水中孕育出地球最初的生命…… 昆虫是无语的主角,没有旁白注脚,观众全然用自己的心思与眼耳来解读昆虫的一天。《小宇宙 2 基因狂想曲》的主题是宏观的,它讲的是自然界本身与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因此,人的元素被置入了——选择非洲老祖父代言,因为非洲是人类发源的摇篮,说的故事也有以口述语言传承文化的意味。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它还是一部喜剧音乐电影,有刻意安排的情节、演员、也有布景与聚光灯;它希望帮助人们发掘宇宙之美、发掘动物与人类、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贯性。当一切都能被拆解成原子,死亡不过是生命现象的转换:水母优雅地漂至岸边、静静等待生命乾涸;落叶腐果,也都有着孕育新生的使命。而人呢,如同智者所说,“某日,我将回到那个当初生我、造我的世界"。
小宇宙2基因狂想曲
-
寻香之旅
-
HD
超8岁月
In re-viewing our super eight films, shot between 1972 and 1981,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y comprised not only a family archive but a testimony to the pastimes,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of a social class in the decade after 1968. I wanted to incorporate these silent images into a story which combined the intimate with the social and with history, to convey the taste and colour of those years.
超8岁月
-
HD
梵·高1948
《梵高》(Van Gogh,阿兰·雷乃,1948年|17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以荷兰著名画家梵高(1853—1890)的绘画作品作为影像素材讲述了梵高的生平并评述了他的绘画艺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一望无际的麦田,古朴清幽的农舍,梵高及其朋友和邻居们的形象依次出现在银幕上。这些形象不是摄自现实的生活场景,而是取自画家的绘画作品,零碎的形象在摄影机的关照之下复活起来。本片导演阿兰·雷乃(Alain Resnais)1922年生于法国瓦纳市,1943年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剪辑。在1959年因执导故事片《广岛之恋》而一鸣惊人之前,他的电影创作活动主要是在纪录片方面,并成为二战后法国纪录电影学派“三十人集团”的核心人物。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雷乃拍过一系列美术纪录片,本片即是其中的一部。本片的表现手法,正如雷乃在本片的片头字幕上所说,就是“仅仅通过绘画作品展示这位伟大现代画家的生命传奇与精神历险”,探索“绘画作品中的形象和事物能否在电影叙事中取代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和事物,以及观众能否接受这些形象并顺利进入画家的内心世界”。
梵·高1948
-
阿涅斯论瓦尔达
-
青春2023
-
HD
艾洛拉普兰的奥德赛
Aïlo: an odyssey in Lapland tells the fight for the survival of a small wild reindeer, frail and vulnerable to the challenges that punctuate his first year. qiwan.cc Its awakening to the wild world is a real tale in the heart of the grandiose landscapes of Lapland.
艾洛拉普兰的奥德赛
-
HD
墙
这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由出生在摩洛哥的犹太女导演Simone Bitton制作。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他声称隔离带的作用是防止阿拉伯人恐怖袭击与盗窃,这条每千米造价200万美元的隔离带根据作用与施工环境的不同有多种构建形式:农田上的铁丝网妨碍了阿拉伯农民收获果实,有时只能看着果实烂在地里;居民区中间的水泥墙、哨卡分开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孩子们在高墙下成长……为养家糊口而参与围墙施工的巴勒斯坦工头叮嘱导演去掉他的形象,因为这可能导致他被追杀。在影片最后,加沙地区又一次被封锁了。 本片获2004年马赛纪录片电影节最高奖。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类评委会特别奖。
墙
-
HD
登陆日,诺曼底1944
D-Day, Normandie 1944 a été spécialement réalisé pour les commémorations rendant hommage à l'opération "Overlord" autrement connue sous le nom de "D-Day" ou "Jour-J". Le fim est diffusé mondialement à l'occasion du 70e anniversaire du Débarquement Allié qui eut lieu sur les plages de Normandie le 6 juin 1944.
登陆日,诺曼底1944
-
HD
一个九十岁的小姑娘
在巴黎近郊Ivry城的Charles Foix的老年医学中心里,著名编舞者Thierry Thieû Niang为一些患阿森海默症的老人举办了舞蹈工作坊。通过舞蹈,病人们的生活得以表达,悔恨的回忆、痛苦、快乐和孤独慢慢呈现。影片拍摄期间,九十二岁的 Blanche Moreau爱上了Thierry。爱本身是一件疯狂的事情,Blanche既没有谵妄,也没有发疯:他的疾病只是成了相思。 Au service de gériatrie de l’hôpital Charles Foix d’Ivry, Thierry Thieû Niang, chorégraphe de renom, anime un atelier de danse avec des patients malades de l’Alzheimer. Par la danse, des vies se racontent, des souvenirs s’égrènent plein de regrets, d’amertumes, d’éclats de joie, de solitudes. Blanche Moreau a quatre-vingt-douze ans. Pendant le tournage, elle est tombée amoureuse du chorégraphe Thierry. Le simple fait de tomber amoureuse étant en soi une chose folle, Blanche n’a plus rien de délirant ni de fou : sa maladie est devenue tout simplement la maladie de l’amour.
一个九十岁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