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HD
迁动人心
【影片简介】 《迁动人心》讲述的是上海中心城区四行仓库所在的晋元路地块的政府房屋征收、动迁的故事。棚户区里的2652户居民集体“辞旧迎新”,在短短一个月内,动迁居民签约率高达85%,创下上海闸北区历史最高纪录。然而这一切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夹杂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不安,在利益面前新生的欲望与私心,让八十多岁的老管夫妇、孕妇付维敏、开了近20年面铺的老法师等家庭陷入到复杂而纷乱的情感里。 一场坎坷而艰难的“沟通之战”拉开了帷幕。政府与群众,征收组与居民,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在各自的利益与情感立场,谈判、迂回、交换、妥协……期待许久的动迁事项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导演介绍】 崔轶导演 1978年生祖籍苏州,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本科,上海戏剧学院导演艺术硕士, 现为SMG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影视剧重大题材创作办公室导演、制片人 上海电影评论家协会理事 主要论著: 《电影导演的诗意调度》 20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导演创作: 电影《笛声何处》, 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电影,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短篇电视剧三等奖,中国首届MFA艺术硕士优秀作品奖(剧情类),2008年苏州五个一工程优秀奖
迁动人心
-
将令
-
流浪的石头
-
川军老兵彭国臣
-
大同
-
向毛主席汇报
-
上访
-
袁腾飞讲历史
-
秉爱
-
独生子女国度
-
“字”从遇见你
-
李子柒古香古食全集
-
HD
零零后
这是一个跟踪拍摄12年的故事,主人公从5岁儿童长成17岁青年。这是中国加入WTO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 2006年,北京一所幼儿园。"孩子王"池亦洋天天带领一群男孩演习打仗,有时也会打人,被家长集体要求开除;"小公主"柔柔是一位文艺童年,一心沉浸在童话里,遭到群体排斥。升入小学,池亦洋因为成绩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天天挨批,人生陷入绝望;柔柔进入家庭学校,自由自在,但父母为她的未来升学之路发生争论。中学来了,突然遭遇的橄榄球带给池亦洋人生新方向,他恢复自信,赛场上努力拼搏,生活中却连连受挫:早恋被批,申请美国学校遭拒;柔柔远赴美国求学,成绩连续拿A,但一再被寄宿家庭要求搬离。2016年暑假,池亦洋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开幕式上他庄严地唱起国歌--这是他5岁时一度天天带领男孩们唱的歌;暑假柔柔回国,重返幼儿园做义工,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零零后
-
顶香
-
HD
寻找莲花生大士
梵文、中文叫莲花生大士,藏语叫咕汝仁波切,密宗和藏传佛教的奠基者,还有可能是量子物理的创立者。我们沿着喜马拉雅山追寻他的踪迹(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到不丹、中国西部)攀登他穿越的山峰,寻找他展现佛法的神圣湖泊,潜入他密宗修行的神秘洞穴,我们的探险队要去证明,是否传说中的一切真实存在。我们试图去挖掘隐藏在八个化身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八个量子能量。它们可能是根植于神秘咒语中的密码,也许是穿越在平行宇宙间的量子通讯,还有足以改变物质的光能量,和储藏在宇宙空间中的知识。在这次旅途中我们寻求大喇嘛的佛学智慧,学者们的潜心研究,技术革新者的科学性揭示,探索人类意念如何把负面力量转变为正面能量。 意识的力量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够释放它,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你想知道答案吗?加入我们的旅途吧。
寻找莲花生大士
-
孩子不惧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
HD
进藏
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进藏
-
被遗忘的春天
-
HD
乡村里的中国
该片由著名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焦波担任总导演,此前他的《俺爹俺娘》和《亲吻春天——俺和俺的地震孤儿》系列曾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俺爹俺娘》系列曾感动了无数儿女。 这一次《乡村里的中国》焦波仍然把镜头对准了其老家——山东淄博,不过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庄,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焦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拍摄这部纪录片,他和他的摄制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村里一共有167户人家,我们去了之后是第168户。”而焦波的摄制组,除了他一个人年龄较大(接近60岁),其它四名主创的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所以我们这个片子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而且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展现的,我相信也会受到年轻人喜欢。” 最373天时间里,《乡村里的中国》摄制组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成了一家人拍摄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剪辑出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华。 曾多次执导央视春晚的金越认为,《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乡村里的中国
-
HD
初三
本片荣获首届留守与儿童国际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并被香港中文大学 永久收藏。 本片以湖南省一群备战中考的重点班孩子展开讲述。他们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读书 成为摆脱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面对繁重的功课、备考的压力、资金的不足以及家庭的教育的缺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Junior Th ree is the last part of the Homewood Trilogy directed by Jiang Nengjie. It is about the students who are preparing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unan. The most of them are unattended children, studying is the only way for them to lift themselves from destiny. However, facing the heavy study work, tremendous pressure, fund shortage and the ab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y are in a dilemma.
初三
-
最后的沙漠守望者
-
HD
废城记
這是一個關於一群拾荒者在北京的故事,他們試圖從被廢棄物包圍的城市中尋找自己的生活。距離鳥巢國家體育場三公里外,是與城市風景截然不同的樣貌:約三萬多來自河南的移民住在那裏,透過手機和賣廢品為生。而在2015年,「廢城」即將被拆除… "It is a story about waste and recycling, not only recycling waste, but life, as well as the logic of the villages and cities. 3 km away from the Nestle, National Stadium, there is a plac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 scenery. About 30,000 migrants from Henan province live here and make a living by collecting and selling waste. Xu came to the ‘waste city’ 20years ago. He began as a construction worker, but now he is a millionaire. Liu came here 10years ago, he and his family collect and sell the used wood. The Wang sisters, 10 years old, daughters of freight yard workers, They were born in waste city and grow up here……In 2013, the waste city is going to be demolished…" 获奖情况: 2016年 入圍FIRST青年電影展 2016年 入圍香港華語紀錄片節 最佳紀錄長片 2016年 入圍廣州紀錄片大會 金紅棉評優 2016年 入圍華語青年影像論壇 2016年 入圍日本綠色影像電影節 2015年 入圍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
废城记
-
田壮壮我和电影的关系
-
HD
幼儿园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幼儿园
-
HD
悲兮魔兽
本片纪录了“内蒙古能源产业链中一系列工人的劳动和鄂尔多斯的泡沫经济缩影,折射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矛盾问题,展现人类行为的荒诞。” (转自维基百科)--------------------------------------------------------------------------------------------------------赵亮执导的《悲兮魔兽》透过蒙古民工采矿的故事,揭露中国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环境破坏,但铁矿运到其他城市起楼最后却变成了一座座鬼城,因为电影揭露内地丑闻,早已遭内地封杀。(转自苹果日报)2015年华语唯一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也是亚洲纪录片首次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作品。
悲兮魔兽
-
HD
摇摇晃晃的人间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摇摇晃晃的人间
-
HD
生门2016
中南医院妇产科,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从没有停过,5万块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手里只有5千元的丈夫,借钱、贷款、抵押房产此时都行不通,“拯救小凤之女”变得不可能完成;李家福——“拆弹部队”首领,面对夏锦菊保住子宫的请求,露出艰难而犹豫的眼神。心脏两次停跳,换血2万毫升,他如何剪断“炸弹”上的红蓝线,她又能否在“鬼门关”前转身?命悬一线之际,“生死时速”让人目不转睛。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引产似乎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李家福团队却提出实施刨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救,可能倾家荡产,一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救,可自己的骨肉,如何走上内心的审判厅。年轻的爸爸该如何踏上这段产房的“釜山行”。
生门2016
-
药有神功
-
HD
来自阴道
2003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公演了《阴道独白》。自此,这部来自美国、致力于消除性别暴力的女性主义戏剧,在中国大陆燃起了一股阴道之火。上海复旦大学知和社、上海海狸社、北京Bcome小组,不同的剧组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她们在学校演、在小剧场演、在咖啡馆演、在街头演、在地铁里演。《阴道独白》也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阴DAO多云》、《阴道之道》、《将阴道独白到底》。这些名字都保留着那个令公众感到刺耳的词——阴道。“阴道,我说出来了”,这是一个说出来的过程,也是一个行动的过程;这是自我觉醒的过程,也是走向公众空间的过程;这是学习、认识的过程,也是本土化的过程。十年后,我们重走阴道,去问问当年的参与者,看看现在的行动者,听听来自阴道的声音。
来自阴道
-
虎·破
-
HD
村小的孩子
本片为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留守儿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路》和《加一》,蒋能杰致力于用影像关注社会,用镜头呼吁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重视乡村教育。 本片荣获第三届 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 最佳纪录长片奖、法兰克福影展 一等奖。 2009年:首次走进村小,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 留守儿童),同时关注村小艰难申请重建。 2010年:重建后的村小调来张老师教两个班,代课十几年的张老师老 为转正问题烦心和奔波,跟拍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生活也面临 着种种问题。 2011年:代课的 张老师因种种不满,已离开村小,跟拍的孩子们面临 的问题愈加严重。 2012年:由于媒体的力量,村小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变,但好像无力改 善更多。 2013年:留守儿童生活看是没什么变化,其实在悄悄变化着。 2014年:又是一年春节,而跟拍的留守儿童家庭 …… 。 2009: First glance at the village school, in which the lives of 22 students including 17 left-behind children, together with the unsmooth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s reconstruction, were focused on. 2010: Teacher Zhang, a supply teacher with more than 10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was assigned to the reconstructed school. While in charge of two classes, he was concerned about, and striving for the obtainment of permanent teaching status. Meanwhile, folks began to doubt on the quality of the school buildings, a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facing numerous problems in life, study and emotion. 201
村小的孩子
-
请为我投票
-
天降
-
HD
自梳2010
自梳 拍摄地点:广东佛山 作者:骆仪 录音:赖格贤 参展纪录 2010英国Exposures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波兰Aspekty视觉人类学电影节 2010约旦短片节 2010印度马杜莱国际纪录片与短片节 2011印度国际女性电影节 2011土耳其国际Filmmor女性电影节 2011爱沙尼亚Worldfilm塔图视觉文化电影节 2011英国RTS皇家电视学会学生电视大奖 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清末民初,在二十几岁时,面临顺从父母之命还是立誓终身不嫁的选择,广东地区的不少女性都选择了后者。已立誓的姊妹帮她们挽起发髻,她们成为了“自梳女”。自梳女不做家庭妇女伺候丈夫和孩子,而是在工厂劳作半生,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一生独立。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大多年届九十。回首一生,她们的讲述里有骄傲、有孤独,但无悔:“那会儿时兴自梳!” 作者阐述 自梳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是经济发达、民风开放与传统观念多种因素杂糅的结果,在解放后消失。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已寥寥可数。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女性,我从小听说“自梳女”的故事,一方面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这种独特的现象和她们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有感于当今社会仍然以婚姻状况给女性贴标签(如“剩女”),想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引起一些思考。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我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她们的回答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得多,拍完后我却感到这些问题更难回答了。 骆仪: 八零后,曾于广东某报担任记者编辑数年,2009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纪录片制作,现居北京。 作品年表 自梳(2010)
自梳2010
-
港珠澳大桥2019
-
HD
圆明园
◎简 介 有谁听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 有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 有谁亲身游历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 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 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 但记忆应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 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语言在这350公顷,三大主题园林区,百余处园林景观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高清晰,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 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好似游历其中。 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实性。 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的真实,不仅是重现了圆明园恢弘壮丽的建筑 同时他还向人们讲述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 及一个帝国,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 圆明园不仅有着与故宫同样大小的占地面积, 在清政治的鼎盛时期,其地位比故宫更为重要! 在长达150年的存园历史中, 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 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挣, 同样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曾经实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 有谁会知道? 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 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 有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 有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 也许任凭我们的大脑如何联想, 都难在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中,寻找300年前的伟大, 绚丽的华服只有在亲眼目睹后,才回赞叹她的完美, 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就再现了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 历史也将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惊艳!
圆明园
-
绝境求生2016
-
夫妻不是同林鸟
-
最后的棒棒2018
-
绛红森林
-
HD
喜马拉雅天梯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喜马拉雅天梯
-
舌尖上的新年
-
“炼”爱
-
养猫的人
-
已完结
凤凰大视野太平天国战争
《太平天国》讲述了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由洪秀全领导的这场战争,14年间将势力发展至18个省,活动地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死伤者达数千万人。 1864年7月19日,遭清军合围数月的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南京)被攻陷,随着清军的一把大火,方圆十几公里的天王府成为灰烬,曾经威风八面的太平天国政权也瞬间灰飞烟灭,这个曾经疾风暴雨般席卷江南半壁河山的农民政权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个多世纪以来,太平天国的历史一直极富争议,它似乎离我们既远又近,始终影影绰绰。国父孙中山曾经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而毛泽东、蒋介石对太平天国也都是褒扬有加。不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似乎某些史实正在表明,这恐怕是一种误读。 孰是孰是?是革命,还是邪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历史的真相距离我们仍然十分遥远。
凤凰大视野太平天国战争
-
大洋追鱼记
-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第三季
-
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