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纪录片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高更
-
已完结
姐姐1996
一对双胞胎即将出世,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认为女孩可以多照顾男孩,决定先拿她出来,赋予她姐姐的名义和随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十几年后,小女孩对这种身份提出了质疑,在一个晚餐时间,她终于爆发,无数遍地对自己母亲哭诉:“你不喜欢我了!” 第一次是叫嚷; 第二次声音降了下来,哽咽着说; 再往后则是暴哭。 这是李玉在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里做的一期节目。原本领导安排李玉去拍摄一个刑警的故事,她来到刑警的家里“做功课”,却把刑警放在一边不管,将摄影机对准了刑警的小女儿——一个和弟弟一起诞生于剖腹产,并由父母强行冠以“姐姐”头衔的小女孩。李玉敏锐地从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捕捉到了很精彩的情感纠葛,于是诞生了她的记录片《姐姐》 姐姐》是一部跟刑警的工作和生活毫不相关的记录片,却通过小女孩的倔强展现了一种儿童生活,影片粗剪版本名为〈成长的烦恼〉(1996年12.30日和12.31日连续播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影视纪录片创作〉一书以〈姐姐〉为例,讲述了纪录片拍摄前期准备题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姐姐〉可以说是中国新记录片从选材到拍摄手法上的一次电视尝试,也是后来拍故事片的李玉的拍摄经验积累。
姐姐1996
-
HD
细细的蓝线
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导演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11年后采访了被判死刑、后转终身监禁的犯罪嫌疑人兰道•亚当姆斯(Randall Adams)、指证亚当姆斯的惯犯大卫•哈里斯(David Harris)、当年案件审判的三位证人米勒夫妇和麦克•兰道(Michael Randall),以及参与此案侦破与审判的警察、法官与律师们。通过不同人物对案件发生情形不同角度的描述,莫里斯成功证实了亚当姆斯的冤屈,并借片中一位公诉员之口点名警察是区分一个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此片的公映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德克萨斯罪犯申诉庭推翻了对亚当姆斯的判决。由于达拉斯拒绝对此案进行重审,亚当姆斯终于1989年被无罪释放,后成为积极反对死刑的社会活动家。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
细细的蓝线
-
HD
迷失的莱昂纳多
Leonardo da Vinci笔下画作《Salvator Mundi》自2017年以$4.5亿美元成交后,一举为世人所熟知,更被称为男版《Mona Lisa》,殊不知这幅画最初是在New Orleans一家乏人问津的拍卖行寻得,当时更仅以$ 1,100美元售出,在经过寻常的廉价工法修复时才真正令隐藏的精湛画技被重新注意,随后价值水涨船高,尽管至今仍有不少人质疑它出自Leonardo da Vinci之手的真实性。 而纪录片《The Lost Leonardo》便是以《Salvator Mundi》为题,深入探讨其神秘起源与阴暗面,同时除了艺术本身,更带到了伴随艺术的权力金钱斗争,背后牵扯的正式金字塔顶层的人与全球最具权势的艺术机构。
迷失的莱昂纳多
-
HD
又快又贱又失控
驯兽师戴维•胡佛(Dave Hoover)、园艺师乔治•蒙德卡(George Mendonça)、鼹鼠专家雷•门兹(Raymond A. Mendez)、机器人发明家罗德尼•布洛克斯(Rodney Brooks),这四个看起来全不搭调的人被聚集在同一个影片中。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工作以及点点滴滴的感悟,这四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隐约却又有着些许关联。 本片荣获1997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1998年弗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1998年独立精神奖真实奖、1998年堪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1998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得州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
又快又贱又失控
-
罗斯汉家族:宝莱坞电影世家
-
HD
在世界尽头相遇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导演和旁白均由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来担当,记录了他与剧组前往南极洲拍摄当地生物、居民以及独特地理风貌的历程。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关于南极著名的企鹅的影片,而是去探索南极的人类生活,以及壮丽神奇的南极洲美景。他们前往由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南极计划部门运作的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位于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进行拍摄,在当地采访了一些在作业、后勤、IT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援的成员后,他们陆续前往海豹基地、潜水营地等南极洲人类扎营的地点,沿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包括细胞生物学家塞缪尔·宝泽(Samuel Bowser)、动物学家占·保罗斯基(Jan Pawlowski)、企鹅研究学者大卫·安利(David Ainley)等在内的简短访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拍摄探索的并不在于展现科研领域,而在向大众揭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本片提名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在世界尽头相遇
-
《西游·降魔篇》纪录片
-
死而不亡
-
异形2:拓展纪录
-
HD
凝视深渊
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死刑”:他采访了死刑服刑人员、警察、受害者的家人,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我们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我们也不难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这应该让电影与传统的探讨死刑的纪录片有所不同。 幕后制作 68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在美国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拍摄成纪录片《凝望深渊》。赫尔佐格说:“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美国有34个州仍存在死刑判决,其中16个州目前仍可执行死刑。执行方式是致命药物注射,仅犹他州仍有枪决。作为客居美国的德国人,我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尊重但不赞同美国的死刑。” 维纳·赫尔佐格的四章节纪录片《深渊》,每一章的开头都重复这句画外解说。画面内,镜头扫过空无一人的刑前羁押室铁栅栏,扫过墙边长桌上的烛台和圣经,再经过一小段走廊进入行刑室,让观众看那张空荡荡的注射床。 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怪兽,但他们并不是怪物,就是人。”赫尔佐格这样形容自己拍摄《死囚》的态度。 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几处死囚监狱,这位时年68岁的德国导演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其中名叫迈克尔·佩里的死囚,在接受他的采访拍摄8天后被执行死刑。他们基本都经历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上诉、补充证据、复核之类程序,甚至有的多次被下达了执行令,又都撤回。除了佩里,其他受访者直到影片首映时仍活着。 以佩里为主要人物的纪录长片《深渊里》,2010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另外的5名囚犯分别成为4部纪录短片的主角,2011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首映。 赫尔佐格在十六七岁时就梦想着拍一部电影,讲德国一座戒备最森严的监狱的故事,那时候他看了一些新闻报道,“我只能说我得下跪感谢上帝那时候没让我拍成,因为那想法太蠢太幼稚。”他在《死囚》映后的现场交流中说。 拍监狱的梦想一直存在,几年前他突然对拍摄死囚萌生了强烈兴趣,最令他入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他们知道。” “你只有50分钟” 佛罗里达州的死囚监狱里有大约400名囚犯,詹姆斯·巴恩斯是其中一员
凝视深渊
-
HD
冥王星之年-新视野号纪录片
在地球上研究冥王星及其临近天体,是天文学最艰巨的挑战之一。自1930年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到2001年NASA批准新视野计划,再到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期间耗时良久。新视野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项探测计划,主要目的是对冥王星、冥卫一等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考察。新地平线号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快速的人造飞行物体,它飞越月亮绕地球轨道不用九个小时,到达木星引力区只须13个月时间,新地平线号现在它每小时前进大约3.1万英里(4.99万公里),距离地球大约是15.27亿英里(24.57亿公里)。经过9年半共计50亿公里的飞行之后,飞掠冥王星。 今年是冥王星之年。
冥王星之年-新视野号纪录片
-
HD
波拉特
电影用讽刺癫狂的手段,展现了哈萨克主播波拉特(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到美国的一场“文化之旅”。波拉特在哈萨克国内是个排名第六的主持人,擅长用粗俗搞笑的桥段吸引观众眼球。他的家人也有点儿“怪”,妹妹还获得“风尘小姐”的第四名。 就是这样一个主持人,被派去了美国进行文化学习,并拍回来一部纪录片。波拉特和制片人在人们的欢送下来到了光怪陆离的美国。他开始学习美国的礼仪,接触美国的文化,然而却处处碰壁,处处闹出笑话。这天波拉特在电视上看到心中的美丽女神,心驰神往,甚至忘记了此行任务……能否学成归国,对于乐不思蜀的波拉特还是未知数呢。
波拉特
-
已完结
理查三世停车场里的国王
2012年9月,当一具骨骼在兰切斯特市政厅的一个停车场被发现的时候,这个消息传遍了世界各地。这会不会是在遗失了500年的英国的最臭名昭著的国王的尸体呢?在这部全球独家纪录片中,电视四台呈现了寻找理查三世的完整内幕。 When a skeleton was reported found under a Leicester council car park in September 2012, the news broke around the world. Could it be the remains, lost for 500 years, of England's most infamous king? In a world exclusive, Channel 4 has the full inside story of the hunt for Richard III.
理查三世停车场里的国王
-
HD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摩梭」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同住,没有主流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摩梭人重女不轻男,没有「男压迫女」或「女打压男」的问题﹔女女男男在性别与性事上轻鬆自在,人间罕见..。在如此平等、自在的文化模式裡,会刺激你反思哪 些?我们又学到什麽?工作小组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裡生活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收穫甚丰,且完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本片没有旁白,纯由摩梭人自行述说,透过老中青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本片亦为「摩梭山区教育基金」筹款,门票收入扣除场租、全数拨归「摩梭山区教育基金」,以期山区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仅50元门票,已足以支付一个山区小学生的半年学费。 导演的话 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生活了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如鱼得水,收穫甚丰,并拍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此纪录片没有旁白,纯粹由摩梭人自己说话,透过老中青三个(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
“白”热A&F的起与落
-
华氏9/11
-
Celeb Five: 会议中
-
HD
四万万人民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
四万万人民
-
公众演讲
-
祖国不会忘记
-
HD
大企业
本部纪录片以深入浅出的手法,从现代企业的本质、演变、冲击和可能的未来四个方面,批判地揭示了现代企业所隐含的内在运作、发展的历史、其所带来极具争议性的冲击及未来的可能发展。影片开篇便采用了“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的诊断标准,对那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进行人格检查,试图揭开跨国大企业的真面目。本片耗时六年完成,采访了来自不同业界的40位人士,这些业界精英现身说法,道出了企业机构以牟取利润为终极使命的惊人秘密。我们的确患病了,唯利是图、人情冷漠、反社会人格等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我们的勇气、智慧和决心去阻止它。 由马克·阿克巴与詹尼弗·阿尔伯特联合执导的发人深省的纪录片《大企业》,根据乔尔·巴肯的《企业的性格与命运》改编拍摄而成。本片荣获2004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大奖在内的26项国际大奖以及10项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大企业
-
光影与魔法 第二季
-
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
福奇
-
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美国恐袭
-
天网:“案”藏玄机
-
HD
地狱活死人
在新几那亚有一个岛上,因为化学工厂实验的关係,造成厂内死老鼠复活,并在咬伤工作人员后,造成该实验大楼变成僵尸横行。4个SWAT队员,集体到新几内亚调查案发经过,到一个小镇后,碰到一群採访事故原因的记者,结果他们当中,有一个小孩被殭尸咬了一口,小孩在车上躺在他父亲怀裡休息时,有人开车门发现,小孩已变成僵尸,正在吃他父亲内臟;在教堂内,也发现神父已变僵尸;他们到达当地土著部落时,也发生僵尸吃土著的事件。经过一连串的逃命后,最后他们来到那栋实验大楼,终于发现是实验事故毒气外洩结果导造成僵尸,最后当然是包括男女主角在内都未能倖免于难。 本片导演Bruno Mattei在幕后花絮中说,本片参杂了《Dawn of the Dead》的一些影子,比方殭尸出现时总是一大群,还有要打头才会死。场景主要是在丛林与部落跟工厂。本片中一开头即说明造成殭尸的原因。另外本片虽然场景是在新几内亚,但一看就知道部份是合成的。应该是在欧洲拍摄的。还有这位导演原来还导了Rats(1984)以及参与Zombi3约40%的制作。本片血腥度十足,虽然现在看起来会觉得有点假,但在现在看时还是会觉得十分过癮。喜欢殭尸片又带点腥膻色的人,可以考虑一看。 ======================================================== 一场意外发生于位在新几内亚丛林裡的一座化学工厂,外洩的化学毒物导致死尸复活,复活的死尸群起攻击丛林裡的原始部落居民。一组记者巧遇另一组武装特勤部队,两队人马在丛林中与遭遇部落民族,并于设法于僵尸群中逃出生路。 超恶搞的片子,列举数个恶搞例子: 制作群不知从何搞来近似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片段,新几内亚丛林裡的野生动物与原始部落生活就这麼活生生又突兀地剪辑入这部殭尸电影。一群特勤人员其实只是开著吉普车在西班牙乡间小径游荡,只因剪接许多野生动物纪录片入戏,感觉好像身处新几内亚丛林。不过,其实剪接得挺粗糙地。 整组人马路过一丛林部落,女主角一脸正经得跳出来说:”部落民族生性危险而不可测,姐姐有经验,要安全通过只有一个方法,我必须走在前面,单独地在前面…”。接著,冷不防,他就毫不迟疑的脱下上衣,露出美丽双峰。又接著,看到姐姐脸画成土著迷彩,只穿著树叶比基尼,又走又跳地引领整组人马通过部落。从没看过如此彻底的为脱而脱,真是够无厘头。 某特勤队员在一丛林小屋中穿起芭雷
地狱活死人
-
出神
-
黑箱日记
-
HD
我心不老
本片是关于老年合唱团"Young@Heart"的纪录片,"Young@Heart" 成立于1982年,成员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其早期成员大多经历过战争创伤,二十多年来,这群老人从来没有停歇过,创作了大量的舞台剧和音乐剧,并翻唱了多乐队的歌曲,包括Jimi Hendrix,Coldplay和Sonic Youth等,他们的精神正在感动越来越多的人……
我心不老
-
HD
传奇字体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传奇字体
-
艾塔娜 蜕变星途
-
HD
水之患
美国近年天灾频传,暴雨大雪瘫痪了许多乡镇,也让许多人无家可归,本纪录片讲述了一对被困在新纽奥良水中的夫妻,也描绘了美国整体社会与制度的无力。 幕后制作 影片以一对被困在新纽奥良洪水中的夫妻为主题,风雨无情,但是救灾的无力与失败的政策口水,反而让灾民更加陷入苦难之中。这部获选为2008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纪录片大奖的影片。不只是纪录了这对夫妻的故事,更描绘了美国政府的无能与漠视,以小人物的酸楚检视整体社会。 花絮 ·2008 美国纪录片大评审团奖 片中有大量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拍摄的原始镜头,导演在飓风结束一年后又回拍摄地补充了大量素材和情节,经过混合,剪成成片。
水之患
-
请为我投票
-
在迷途
-
克里琴科
-
老广的味道第十季
-
光影与魔法
-
养猫的人
-
HD
致格蕾丝
芝加哥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格蕾丝餐厅的纪录片,关于大厨柯蒂斯·达菲在人生最低谷时的创业故事,创办格蕾丝餐厅的过程。这部美食纪录片不仅有美食,还有大厨的颜值,最重要的是故事很有态度很励志很燃。|
致格蕾丝
-
将令
-
向毛主席汇报
-
我仍然在此
-
社团
-
失落的耶稣之墓
-
《我和自然 心有灵犀》第二季 - 寻找我们的国家公园
-
遥远的光辉